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社会实践

贵医青年三下乡丨提升专业知识 践行志愿责任!

发布者:  时间:2023-07-28 22:32:22  浏览:

为践行禁毒社会志愿者责任,提升禁毒工作能力,近日,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无‘毒’有我·携手‘黔’行”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贵阳阳光关爱医院、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地调研学习,了解禁毒工作现状及问题,为持续推进常态化禁毒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民警进行讲解

在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志愿者们在民警引导下进入心理矫治中心,听民警讲解中心情景模拟室、宣泄放松室、测谎室等功能室的作用,深入直观地了解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矫正工作对戒毒人员戒断毒瘾的重要作用。

志愿者们在戒毒教育展厅参观学习

随后,志愿者们又来到戒毒所礼堂,了解省女所的发展历程和戒毒成绩,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教育。省女所民警从戒毒工作出发,结合学生专业,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和心路历程。在戒毒教育展厅,志愿者们了解了毒品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危害。作为全省唯一收治女性戒毒人员的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活动中民警着重讲解了吸食毒品对女性的危害。

在贵阳阳光关爱医院,为帮助志愿者们更好地开展禁毒宣传工作,阳光医院组织了一场志愿者和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学习活动。

医务工作者们为志愿者们解答了学员们的身体情况、不同毒品对身体的伤害机制,以及新型毒品、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对青少年的侵害等疑惑,提高了志愿者们对毒品的深层次认知。

志愿者对学员开展深度访谈

志愿者代表对部分学员围绕家庭情况、吸毒原因、戒毒历程等问题展开深度访谈。访谈的同时,也加给志愿者们敲响了“慎重交友、净化朋友圈”的警钟,提升了他们的防毒、拒毒能力。

毒品预防教育宣传活动上,全国禁毒教育(贵阳)基地解说员警官带来了以“向毒品说‘不’”为主题的讲解。“虎门销烟”如何发生,“6·26”国际禁毒日有何由来,不同毒品对身体有何伤害,吸食毒品前后人体器官会发生什么变化……警官通过讲解、真实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同学们更为直观地了解禁毒历史以及毒品对人体的损伤。

志愿者观看毒品吸入人体模拟过程

在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的讲师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志愿者们讲解了毒品的定义、种类、危害、发展史以及新型毒品的特征。深入阐述了我国禁毒历史、形势、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并带领大家进行禁毒宣誓。

禁毒宣誓

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一件件骇人听闻的鲜活例子,让志愿者团队对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工作开展现状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志愿者们一边看一边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相关知识。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现身说法,将接触毒品、吸食毒品、毒品戒断再到复吸的心路历程一一道来,也让志愿者们深受触动。

志愿者了解不同类型毒品

“我深刻地意识到毒品不仅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健康、销蚀人的意志、破坏家庭幸福,而且污染社会环境,极易诱发一系列犯罪活动,危及公共安全。”志愿者们说。

连日的调研学习,不仅扩充了志愿者们的毒品专业知识,也让同学们更加清楚认识到禁毒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深刻内涵。

大家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禁毒志愿工作中要倍加努力,为引导社会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知毒、识毒、防毒、拒毒能力,为构建无毒社会贡献力量。

排版|姚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