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社会实践

贵医青年三下乡 | 协和青年黔路行 红医薪火筑童康

发布者:  时间:2025-07-15 17:33:48  浏览:

黔山叠翠映仁心,薪火相传践担当

2025年7月9日至11日,贵州医科大学2024级协和班“红医薪火 和你协行”实践队前往贵定县新巴民族小学,以“三维联动”模式铺展乡村振兴画卷:医疗宣讲解剖基层健康痛点,民族美育激活文化基因,红色课堂播种生命信仰。协和班学子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振兴乡村的热情,化为守护黔南的青春行动,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点燃健康希望之火。

红军坟前忆峥嵘・精神沃土育新苗

在贵定县新巴镇,一座静默的红军坟静静矗立,它是长征岁月里先辈们用生命镌刻的丰碑。实践队前往这里,怀着崇敬之心追寻红色足迹。当地老师为队员们讲述了这座红军坟背后的故事,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随后,我们参观了当地的“民族文化传习馆”,在这些镂空的艺术作品前驻足良久,看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剪纸蕴含的革命故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早已在这片土地上血脉相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担当。

明眸黔行递温情·分级诊疗护健康

  健康是振兴的根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实践队到达新巴民族小学后。随即联动贵州爱尔眼科医院,于小学开展公益视力筛查,包括儿童屈光矫正、中老年白内障筛查等。实践队还走访街道发放视健康手册,破解基层“看病难”痛点。


薪火相传守初心·微长征里悟仁心

为传承红色医疗精神,实践队精心策划了系列主题活动。队员们动情讲述《马背上的手术箱》《一盏药灯照夜路》等感人至深的红医故事,将革命年代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化作孩子们口中朗朗的童声回响,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仁爱的种子。

情景交互洒火种·医学英语连世界

 队员们教授了朗朗上口的中英文双语版《健康三字经》,如“Wash hands, no germs → 勤洗手,菌溜走”,通过简单易记的韵律,将基础卫生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世界小医生”情景诊室中,孩子们扮演小医生和病人,进行简单的英语问诊对话练习,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医学英语词汇和健康常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莫过于“人体寻宝赛”,通过互动抢答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的竞赛中认识并收集人体各个部位的英语单词,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探索体验,点燃了孩子们了解自身、探索医学世界的热情。

黔美育心绘乡情·薪火协行结硕果

民族美育课堂上,孩子们手握彩笔,在白纸上认真描绘“我心中的村医”形象。他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穿着白大褂的村医身影,与层峦叠嶂的黔南山水、熟悉的村庄屋舍融为一体,画作中充满了对守护家乡健康的“白衣天使”的敬爱与感激,也流露出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眷恋。这些艺术创作,是孩子们内心情感最真挚的表达。

天时人和双防护·健康安全为上策

  针对乡村儿童常见的健康安全隐患,队员们开展了专题教育活动。在护眼宣讲中,结合之前的视力筛查结果,更深入地讲解科学用眼知识,强化孩子们的爱眼意识。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实践队特别组织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不仅讲解预防知识,更融入医学专业知识,科普溺水后的急救步骤和方法,提升孩子们的自救互救能力。为了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度,队员们设计丰富的体育小游戏,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牢记安全要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短短几天的实践步履,实践队在新巴民族小学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红色的基因,在孩子们聆听红医故事时专注的眼神里生根,在他们描绘心中“白衣守护者”的笔尖下发芽;健康的星火,借助精准的分级诊疗服务和生动有趣的双语健康课堂,在乡村传递蔓延;深厚的乡土情怀,在彩笔描绘的村医身影中、在素笺剪裁的融合图腾里,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青春与使命同行

服务与担当并进

协和学子深知

助力乡村振兴

守护人民健康的征途没有终点

青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