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记
一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由我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同学组建的“秉承仁心献仁术,青春助力兴基层”、“情系童年暖童心,多才多艺助成长”、“守护视界,携手童行”三支志愿服务队于7月12日前往黔西市杜鹃街道育才社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出征前,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筑山为同学们送行,并做行前教育。她强调,同学们要传承好贵医精神,将所思、所学践行到社会服务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并希望同学们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始终牢记贵医人身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二


当天下午在育才社区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黔西市政协副主席汪伦碧、杜鹃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洁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刘洁向大家介绍了黔西市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了解黔西、进入黔西、建设黔西,并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注意自身安全,维护集体利益;二是宣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了解黔西文化;三是尊重当地习俗,融入基层生活。

会后,服务队一行到达凤凰山,攀登山顶,俯观黔西,见证黔西发展现状,感受乡村到城镇建设的变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迅速,很多地方已经打破了人们对乡村的固有看法,从凤凰山一路向下,随处可见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运动、交流、健身的场所,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生活。
走访的贫困户多以残障人员、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主,目前社区保障政策齐全,为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同时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了解基层医疗现状,普及疾病预防知识。社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但乡村基层医疗的发展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乡村医疗设施和环境相对落后,居民对于疾病的防治意识淡薄,基层医疗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为乡村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下午三点,在村委会和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三支志愿服务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做黔西市乡村振兴成果展示,同时向大家讲解肺结核防治、呵护眼睛健康以及急救知识,通过互动的形式强化村民们对本次宣讲的了解和认识。志愿服务队成员也在活动中带领社区儿童开展游戏环节,并以“我的家”为主题的绘画活动结尾。人民生活条件改善,随之需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此次宣讲活动微不足道,但却在服务队每个人心里都埋下了一颗种子,光阴如水,人生迢迢,之后志愿者们也会继续将青春挥洒大地,为医疗卫生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


“百年盐运,万里长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14日上午,在杜鹃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大关镇红色大关陈列馆,跟随讲解员了解红军长征与大关镇的故事和贵州盐运的历史。回望漫漫古道,诉盐运衷肠,往日之艰苦已经过去,但盐运精神将一直传承延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红军长征的曲折和纤夫、背夫运盐的艰辛深深的震撼着服务队的每一位同学,回首过往,志愿者们也将在之后的日子里直面困苦艰难,为提升自己而不断努力。
在与黔西市人民医院联合开展的义诊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改善医疗,建设医疗,更重要的是强化医疗意识。很多重大疾病只要预防得当,治疗及时,坚持康复完全可以达到恢复健康的地步,但当前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意识浅薄,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无从下手;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面对紧急重大疾病时支撑不足;后续持续治疗也存在较大问题,患者依从性及后续随访亟待改善。这也将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早日担起身上的重担,贵医青年将不断奋起,为伟大事业和医疗建设发光发热!

夏日炎炎振奋人心,奉献青春身体力行。近年来乡村发展迅速,人民生活保障逐渐完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和建设仍需要时间和更多青年力量加入。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落下帷幕,但青春的热情和光芒将继续闪耀祖国大地。
排版|姚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