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 | 平“语”近人之“为民”——《一枝一叶总关情》
贵州医科大学团委
10月8日起,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生动阐释。节目播出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后,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得到广泛好评。今天开始,我们将在青春黔言开展12期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学习经典,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本期主要内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时它也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01
什么是为民?
主要内容以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气池的故事,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
02
为什么为民?
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弘扬焦裕禄精神,阐释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03
怎么样为民?
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为切入点,通过讲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故事,阐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原典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释义
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号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此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些小吾曹州县吏”,意为: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冷暖,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经典释义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说,当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潍县正在闹大灾。为了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他搞基建、搞土建,灾民来干活,我就给你钱,就管你饭,解决灾民没有粮食吃的问题,所以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非常深切的爱民之情。群众利益无小事。
197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修建了当时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为当地老百姓的照明做饭排忧解难,解决了大问题,这是他为当地老百姓办的许多实事其中之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时候,引用了清代的郑板桥的这首诗。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通过对郑板桥诗词的引用,充分体现出总书记浓厚的为民情怀。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
■ 原典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
■ 释义
出自《管子·牧民·四顺》,《管子》是先秦时期的管子的有关的言论跟文章的一个总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为: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会废弛,在于违逆民心。此句表达政权的兴废,最终的决定因素都是民心。
思想解读人——北京大学郭建宁教授解读说,政权的兴废在于民心,而民心的去向在于官员的作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郭建宁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处经典为切入,通过讲述总书记弘扬焦裕禄精神,阐释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时候,多次提到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就是我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人民观、价值观。
■ 原典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 释义
出自清代著名的经学家万斯大《周官辨非·天官》,意为: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这里,万斯大把“利民”作为执政治国的价值标准,具有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
郭建宁教授说,“精准扶贫”这个概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时候,首次正式提出来的。他在十八洞村还提出,十八洞村的这个扶贫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要可复制,可推广。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故事,阐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播出的同时,团团也同步开启了有奖竞答活动,并准备了丰厚的奖品!
详解
第一步
微信搜索“青春黔言”,并关注。
第二步
将答案通过“青春黔言”对话框,放送到后台。
发送格式:答案+姓名+联系方式。
第三步
持续关注“青春黔言”,继续完成每期的知识竞答。活动结束后,将公布获奖名单,放送奖品。
有奖竞答第一期
第一题:
“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2012年11月15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媒体记者朋友时的深情表述。
第二题:
在十九大报告中, 出现了203次。困难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的牵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执着的坚守。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阅读整篇文章
在活动期间,我校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将在贵州医科大学持续发起线上学习活动,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经典,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请密切关注。
排版:黄丽
责编: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