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健康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多彩贵州”国家专项、“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组织“伴老携童·筑梦盛夏”、“七彩筑梦·红色航程”分队青年学子深入三穗南桥村,VR科技跨时空对话、“农业科技”送田间、“科技直播”稻田旁、“数字媒体”山水间,在田地里架起直播间,搭建数字化购物平台,将红色故事生动鲜活地融入红色场馆VR,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点亮留守儿童“红心”,为留守儿童拍摄写真照,定格最美笑容,科技赋能讲述乡村振兴一线的中国好故事。



VR科技跨时空对话
点亮乡村振兴“红心”
当VR遇见革命旧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关爱留守儿童,照亮童心红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生结合贵州红色场馆VR创新宣讲形式。
团队通过平板、多媒体设备,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观看“全景VR——贵州红色纪念馆云展厅”相关学习视频,为留守儿童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直观而自然的实时感知,穿梭在各种革命事件和历史场景中,与英雄烈士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互动,使小朋友们沉浸其中,重温我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将红色故事生动鲜活地融入红色场馆VR,以“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激发学习兴趣,生动地再现了红色文化故事。

团队成员借助平台向村民普及红色文化

留守儿童观看红色革命场景VR
VR科技跨时空对话
点亮乡村振兴“红心”
团队邀请中国昆虫学会委员、贵州省昆虫协会会员、山东省昆虫产业协会会员、生物与工程学院(健康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副教授王显益博士,对水稻病虫害防治进行专业指导,经过现场调研水稻生长现状,发现其叶片出现纵向卷曲状,部分甚至出现了焦黄症状,水稻感染稻纵卷叶螟虫害,王显益建议使用生物制剂阿维菌素进行虫害防治。可在水稻田边蛇床草套种,蛇床草散发特殊香味吸引蚜虫的天敌来杀灭蚜虫,实现生态平衡,蛇床草本身也是中药,在防治虫害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



实践团队深入调研田间地头,发现南桥村富有绚丽多彩、香气浓郁的野花,吸引众多色彩斑斓、品类繁多的蝴蝶,王显益建议可建立“蝴蝶谷”景区。同时,结合竹林中生长的大量药用价值高、食用口味极佳的灵芝,进一步开发挖掘当地特色食品,拓宽南桥村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农旅融合示范村、基层党建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南桥一梦”。


团队走访调研
“科技助农”稻田旁
“电商直播”扩销路
“五彩稻米分为紫米、黄米、黑米、红米、绿米五种色彩的稻米,稻米纯天然色泽、无污染、无公害,没有‘科技与狠活’。”社会实践团队在五彩稻米田旁上演了一场直播。团队联合学校驻南桥村第一书记周厚明开展助农直播,直播点赞量约9万。五彩稻米项目联合“黔山五穗”大学生创业团队,在贵州医科大学乡村经济振兴研究与农业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在2023年4月完成了60亩的种植。预计10月上旬成熟,共建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南桥村有色水稻示范基地。社会实践团队还联合有关微信团购群、社区团购小程序,搭建微信购物平台,目前共计预售1000余斤,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

团队成员在南桥村直播间销售七彩稻米农产品

电商直播合影
有平台、技术,更要有人才。团队在稻田旁开设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带农户们学习新技能。戴着斗笠,身穿白色短衬衫的村支部书记蒋大文正在稻田里除草,他的脸颊和脖子被阳光晒得黝黑。一年前,他背起行囊返乡回到南桥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创业,对于敢想敢闯的蒋大文而言,网络直播带货,却是新的尝试。在新媒介素养培训上,他慢慢掌握了直播销售技巧。“直播间前的朋友们,我们的五彩稻米是精心培育的稻米,米粒颗粒饱满,欢迎大家品尝。” 他的直播有声有色。“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留在乡村,助力乡村发展。”蒋大文对同学们嘱咐道。

南桥村村支部书记蒋大文电商直播
“数字媒体”山水间
“非遗文化”在传播
贵医生工学子以青年人视角、新媒体技术为依托,运用无人机等新媒体设备,取材南桥村村落的黔风乡韵,传播旅游文化,用镜头记录和感受中国乡村,共拍摄2000张照片和500 段视频。“我们大学生应该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丽乡村,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承三穗非遗文化。”团队成员邓花说。

团队成员暑假三下乡拍摄的乡村振兴短视频
团队联合学校“黔山五穗”大学生创业团队制作文创产品,孵化五彩稻米IP,进行文创产品设计。




团队为留守儿童拍摄写真照片






今年夏天,同学们在实践中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梦融入乡村梦、中国梦,充分用活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深度感知社会的基础上,通过鲜活、深刻、接地气的形式,在乡村振兴一线讲好青年故事。
排版|姚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