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媒体宣传

媒体宣传

首页 > 媒体宣传 > 正文

天眼新闻(2025.3.21)贵州医科大学“青骑兵”:“四化八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者:  时间:2025-03-21 17:52:14  浏览:

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00余场,覆盖师生群众近2万人次;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红色专项三等奖及最具感染力作品、2024年贵州省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青少年民族团结宣讲队一等奖及主题团队课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贵州省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优秀案例、2024年高校师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短视频优秀作品三等奖等近20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组建2年以来,贵州医科大学青马宣讲团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队(以下简称:宣讲队)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讲工作主线,以“四化八进”模式,即强化宣讲队伍、优化宣讲内容、深化宣讲实践、活化宣讲形式,进支部、进社团、进宿舍、进校园、进网络、进社区、进基层、进农村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作用,努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学生宣讲队合影


宣讲队部分获奖证书材料展示



强化宣讲队伍——

让民族团结宣讲“有根有据、掷地有声”

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在校团委的直接领导下,贵州医科大学不断强化宣讲队伍建设。

每年通过举办大学生理论宣讲大赛、沉浸式思政团课,在全校范围内选拔能力素质突出的青年宣讲人才,特别吸纳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宣讲队员。同时,建立专业导师库。聘请贵州省“青年讲师团”讲师、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经验丰富的团干部担任指导老师。

此外,制定宣讲能力提升计划。打造“学—践—赛”成长营,突出以赛育人。开展理论专题辅导、集中备课、外出学习交流等,提升宣讲水平,全方位打造一支校级宣讲“铁军”。目前,贵州医科大学青马宣讲团由专任教师+青年团干+学生骨干组成。其中,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队有40人,含少数民族学生24人。

宣讲队开展集中备课



优化宣讲内容——

让民族团结宣讲“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宣讲队针对不同场景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差异化的宣讲内容。

在学校,宣讲队深入各学院、各团支部常态化开展朋辈宣讲。宣讲队立足青年视角,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青年生活场景,讲述青春励志的故事、家国情怀的感悟、踔厉奋发的精神,发挥青年主体作用,以青年影响青年、青年带动青年的方式,让青年成为讲的主力、听的主角、悟的主体。

宣讲队在校内开展宣讲



在民族地区,面向当地少年儿童,宣讲队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浅显生动的例子,讲述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和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在他们的心里播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入户宣讲时,宣讲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爱听的“大白话”“实在话”“贴心话”,向村民介绍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宣讲队在民族地区面向儿童进行宣讲



深化宣讲实践——

让民族团结宣讲“有血有肉、声入人心”

宣讲队以暑期“三下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走进贵州省民族地区,把宣讲移至田间地头,把书面语讲成知心话,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让宣讲实践“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


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汤磊率队看望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讲队员



在黔东南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黔西南望谟县新屯村、安顺市平坝区马场镇场边村等地,实践队与当地群众共同开展了文艺+宣讲、国旗下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汇演等宣讲实践活动。在三穗县景区,宣讲队员身着民族服饰自编自导拍摄宣传推介片,获得三穗县和美城乡网络宣传活动二等奖。两年来,宣讲队开展的系列宣讲实践活动也受到了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园、天眼新闻等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活化宣讲形式——

让民族团结宣讲“有滋有味、润物无声”

通过创新宣讲形式,宣讲队不断提升宣讲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学校迎新晚会、美育公开课等活动现场,宣讲队以“表演+宣讲”的形式描绘了各民族如同石榴籽般紧紧相依的生动画面,“青春贵医”视频号线上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1万人次;开展校级大学生理论宣讲大赛、理论二人讲,实践队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祖国及贵州省发展“黄金十年”主要成就等内容进行宣讲。线上线下联动,让宣讲既在云端,又在身边,直抵青年心田。推出“贵医青马宣讲”系列视频,同步发布在学校和校团委官方公众号,累计观看量1万余人次。


宣讲队在学校迎新晚会上开展情景式民族团结宣讲



民族团结花盛开,砥砺前行谱新篇。宣讲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用“青言青语”讲好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引导各民族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