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东盟freestyle
发布者: 时间:2017-08-01 19:23:21 浏览:
火辣辣的夏天 坐在空调房间
西瓜王者冰棍香烟 围绕你我身边
不如东盟会场走一遭
2017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走过不平凡的10年。7月27日至8月3日,双方如约聚首,围绕“十年教育同携手,‘一带一路’谱新篇”,不忘初心,继续夯实睦邻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拓展人文交流合作。
今年我们学校承办了东盟的医学教育高峰论坛。为了能把工作做的更好,在六月底选志愿者时我们条件更加严苛,在四百名志愿者中挑选出了出类拔萃的30名来自各个学院的精英志愿者,并进行培训。




七月十七号,五名志愿者已经回到贵州医科大学老校区开始参与办公。爽爽的贵阳其实并不爽,空调水倒了一盆又一盆, 可还是非常热。多得受不了的文件送到教育厅,送了一趟又一趟,可还是送不完。一行一行的Excel看得眼花缭乱。可这些都没有让我们停止过,论加班,我们一点都不会觉得累。我们还能再加三天三夜,因为我们永远记住志愿者的精神,永远记住自己肩负的任务。在活动结束前,没有谁会提前放弃
七月二十六号上午,后台准备工作大致结束。约定的30名志愿者全体集结于新校区,进行最后一次战场前的培训。两小时左右,接待组奔赴花溪万宜丽景酒店,开始准备接待嘉宾,而会务组则奔赴大学城东盟永久会址开始会场布置,在老师们的引导下紧张而有序,严肃而活泼地进展着每一项工作,这一忙就是一周的马不停蹄,一周的川流不息。大家约定,将服务做得更贴心也答应永远服从组织规定。
一周的社会实践,一周的学习时间。再苦再累,能学到东西即是真,我们是志愿者,更是学生。趁着年轻多吃苦,才能铸就钢铁之躯,才能炼就强大脑力。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见识了后台工作老师的辛勤,领导的严谨与专家学者的风采。志愿者服务结束的那天,与朋友分别那天,大家不经意的落泪了,无法忘记跌倒之后手牵手再爬起的友情;无法忘记受委屈互帮互助互相安慰的真情;更无法忘记老师们在前头挡风挡雨的师生情。有委屈,我们一起承担;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辗转四个日夜虽易,不忘初心携手奋进却难。
最辛苦的还是老师,也希望大家都怀感恩之心,感谢老师的培养,让我们学到这么多知识,感谢同学的关照,让我在黑夜依然能够前行。今年的三下乡,有了大家变得更精彩,未完待续,明年三下乡我们再牵手
文字/外国语学院朱浩丞、田敬峰
名片设计/校团委通讯中心宣传部何丽
排版/张方燕
责编/王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