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也一样?
背上行囊,来到乡村。
顶着酷暑,散发着太阳般的热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助力贵州脱贫攻坚。
精彩看点
2017年7月8日—7月11日,贵州医科大学“青春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计划—“青春支农·科技扶贫”团队来到修文县六广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生物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姚琨、生物技术教研室副主任胡祖权、生物技术教研室曾丽娜、团委负责人王瑞和11位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
一.基地签订
“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7月9日,在六广镇三楼会议室开展座谈会,六广镇镇长张明星、六广镇党委委员陆再美、六广镇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欧倩和生物与工程学院“青春支农·科技扶贫”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六广镇镇长张明星与生物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姚琨签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
二. 关爱留守
“在他们可爱脸庞上,大大的眼睛总是闪动着美妙的希冀”
7月11日上午,在六广镇纪委副书记李正常、沙坡村村支书殷华忠带领下,到沙坡村开展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向2名留守儿童赠送书包、文具用品等生活物资,同时,生物与工程学院“DIY工作室”大学生创业公司向2名留守儿童发放慰问金,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三.科技扶贫
“为可爱的种植户,提供最新猕猴桃病害科技资讯”
7月11日下午,贵州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学辉、黄璐向六广镇猕猴桃种植户,培训猕猴桃病害防护科技知识。
通过向种植户讲解猕猴桃早、中、后期常发病症以及防治问题,同时实践队队员向种植户发放问卷对六广镇脱贫攻坚现状进行基本了解,同时,发放100余份调查问卷,了解脱贫群众获得感。
讲座结束后,到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讲解,刘学辉针对猕猴桃种植基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
建议。
四. 典型寻访
“元庆村村支书、企业家李松,“昔日‘充饥粮’今朝‘致富果‘。”
7月12日,在六广镇生态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胡登举带领下,到六广镇元庆村现代农业园区调研,对元庆村村支书、企业家李松进行了访问。
个大、饱满的猕猴桃,近些年来却成为了李松的新宠儿,返乡创业带动村民种植猕猴桃对于他而言,是他内心深处最朴素的归宿。
李松说,“童年时候,生活条件艰苦,没有太多粮食,更别说水果,这满山的野生猕猴桃就是最好的佳肴,一些大人采摘来都舍不得给小孩吃,带到集市上卖掉换盐巴钱。”立志带领全村人通过猕猴桃产业致富是李松一直的信仰追求,多次到新西兰考察猕猴桃种植技术。
“猕猴桃亩产4000斤左右,即便按每斤5元的最低价收购,每亩也有2万元的收益,比以前种玉米的时候收入翻了5倍不止。”李松告诉我们,山上养猪场,山下猕猴桃,自家农家乐,成了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6年,六广镇作为贵州省级现代高效农旅示范园区,元庆村作为猕猴桃产业园,配套猕猴桃规模种植,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打造集生态种养、休闲旅游以及运动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
如今的元庆村新房林立,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让“留守村”华丽转身为“乡愁村”、“生态村”。
五. 实践体验
“让实践点亮大学生活”
社会实践期间,大学生志愿者们深入沙坡村、元庆村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到农户农田拔杂草,到农户家中晒豆角等,帮助农户做农活,同时走访调研脱贫攻坚榜样等,宣传脱贫榜样,充分锻炼了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①拔杂草 ②晒豆角 ③问卷调研
在如今的高科技时代
或许你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是一家贫困户家中一日三餐的烹饪工具
这样一口锅却撑起了整个家
在贵州还有许多这样的家庭
也许个人的力量很薄弱
但生工愿凝聚青年力量
用专属方式助力贵州脱贫
文字/生物与工程学院王瑞 曾丽娜 唐开义 余俊迪 常娇 王方 谭路
图片/生物与工程学院胡祖权 冯璨 尚国富
视频/生物与工程学院王瑞 杨富雨 周茜梅 马冰冰 杨奕录
排版:李玉茹
责任编辑: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