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画像,看乡村变化
贵州医科大学“为时代画像、看乡村大变化”手绘大赛作品出炉啦,为你喜欢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01、白德泓
作品名称:
《小桥斜跨碧流沙 》

作品表现技巧:速写
作品尺寸:A2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一座跨年代的桥,桥下河流两岸是不一样的农村光景,河流汇入的湖泊两边,是旧时农村与现在农村。
02、颜云杰
作品名称:
《日新月异三千天》

作品表现技巧:电脑手绘
作品尺寸:420*594mm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使用软件photoshop(PS)手绘。其内容主要为以一条路的中间为限,在左边和右边分别会回来10年之前和10年场景(10年前为黑白,10年后为彩色)。
03、伍小走
作品名称:
《魅力乡村》

作品表现技巧:电脑绘画,水彩及喷溅表现技法
作品尺寸:594mm*420mm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画采用的是电脑绘画,大部分用喷溅所画。作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我家乡的变化,也可以说这是家乡景色的再改造,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家乡最大的变化就是路了,这其中的“要致富,先通路”体现了当代乡村发展的关键就是路,这路也是山里人走出去和科技进入的媒介。而不变的则是故乡的山水和风土人情,风景美丽如初,人情温柔如故。
04、罗文静
作品名称:
《山那边的乡村》

作品表现技巧:水粉色彩
作品尺寸:594mmx420mm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山川,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油菜花,是外婆家的风景。
05、陈洁
作品名称:
《昨天和今日》

作品表现技巧:彩色铅笔手绘
作品尺寸:420mm×594mm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采用彩色铅笔绘图,展现乡村房屋和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也意味着乡村越变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
06、王强
作品名称:
《家乡的变化》

作品表现技巧:铅笔画
作品尺寸:A2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作品描述的是同一地方的不同时期的样貌,右边为过去,左边为现在,左右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出农村的变化巨大,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日新月异。
07、袁桃花
作品名称:
《浅色、暖色》

浅色

暖色
作品表现技巧:水粉画
作品尺寸:4开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主题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变化,改革刚起步,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得到改善,路不再那么泥泞,却还是黄土,夜幕降临,小道上除了嬉闹的几个孩童,依稀还能见到淳朴的劳动人民,生活虽苦,却还洋溢着浅浅的幸福。
主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晚霞刚落,霓灯初上,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给人一种暖暖的幸福。
08、杨有茜
作品名称:
《四十年》

作品表现技巧:对比
作品尺寸:A2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本作品描绘的乡村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1.物质生活的改变。经济水平在改革前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作中表现的是乡村经济来源的重大改变,左图中耕过的路径即反映了当时乡村单一、效率低下、经济收益低的牛耕农耕模式,而到了右图的今天,乡村经济来源已经转移为省力、省钱、省心的集中作业化乡村服务业,更有新型职业农民、养种一体化、农民合作社等新职业、新业态,土房与枯树与右图的平方、平整的道路形成对比,体现了乡村经济的跃进。
2.另一方面,是精神文明的进步和精神文化的提高,作图的乌云与右图的晴空白云形成对比,体现了从前压抑的封建迷信思想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乡村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发展迅速,努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了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和社会秩序。相信日后,不论物质水平还是精神生活,不论乡村还是城市,都会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推动力下越来越好。
09、汪婷
作品名称:
《我的家乡路》

作品表现技巧:手绘
作品尺寸:420mm×594mm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这来源于我对我家乡的路的直观感受。以前我离家坐车,路有远有陡,这让我精神与身体上都十分难受。现在,因为高速公路我回家时间缩小到了原来的1/3,路又平,还可以用愉快的心情观看我们贵州的大山,这是让我感受时代进步与家乡变化的最大感受。所以我画了我的家乡路。
10、牛焱楠
作品名称:
《相册》

作品表现技巧:漫画
作品尺寸:4K
指导老师:桂晓玲、李歆鑫
作品说明:以更为特殊的形式体现乡村生活变化,展现生活的变化。

排版丨安仕芳
责编丨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