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我校人文论坛第二十三期暨道德讲堂第三十一讲——《书法杂说》专题讲座在我校南校区道德讲堂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贵州经济文化促进会书画委员会委员,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贵州省军区诗书画研究会会员,贵州省老科协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宪琪主讲。各院(系)学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曾宪琪老师就“书法”主要讲三个内容。一是书法的定义,纵观中国历史,书法的定义说法不一。有人说“书法是时间的艺术,是历史的艺术”;有人说“书法是书写的艺术,运动的艺术”等。而曾老师给出最好的定义——“书法是用毛笔写汉字,以表达作者写汉字的情绪”。二是书法的书体,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到现如今的多种字体:篆,隶,楷,行,草。曾老师指出:草书的书写微妙,为书法的最高境界。三是怎么学书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临帖写碑与学习创作,其中以临帖写碑为甚。因此学习书法尤为重要,不仅能锻炼身体、修养身性、提高思想,更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最后,借着此次讲座我们得以欣赏到曾先生行云流水般的作品。
本次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同学听完讲座皆表示受益匪浅。通过曾先生的讲座,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对书法学习的热情,而且加强了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